【電纜網訊】26日,中國駐南非大使田學軍呼吁,中南兩國政府和企業共同推進鋼鐵產能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針對一些人將當前全球鋼鐵產能過剩歸咎于中國,田學軍指出,鋼鐵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不僅中國產能過剩,歐洲、美國的產能也過剩。中國既是鋼鐵生產大國,也是消費大國,中國鋼鐵產品約90%用于國內經濟社會發展。
田學軍說,鋼鐵產能過剩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結構性原因。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經濟持續增長乏力導致鋼鐵需求不足,但各國在經濟擴張期增加的產能短期內難以消化,因此供過于求的矛盾比較突出。同時,一些發達國家的鋼鐵行業本已失去成本優勢,但政府為保就業而保產能,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了全球范圍內的產能過剩。
他強調,破解鋼鐵產能過剩,相互指責和推卸責任沒有意義,貿易保護主義更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相反只會對國際貿易秩序造成進一步沖擊。
田學軍介紹了中國政府面對全球鋼鐵產能過剩的局面所采取的措施。他說,中國正在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中一項重點任務就是消化鋼鐵行業的過剩產能。過去3年,中國已淘汰了9000多萬噸落后鋼鐵產能。未來幾年,中國計劃再壓縮1億至1.5億噸產能。為持續推進鋼鐵行業去產能,中央政府已要求各地不再新建鋼鐵廠,現有鋼鐵廠不再增加新的產能,同時通過執行更嚴格的環保、安全、能耗、質量標準,進一步淘汰落后產能。
在回答中國政府是否對本國鋼鐵出口實施補貼,實行低價傾銷,從而對其他國家鋼鐵行業造成沖擊這個問題時,田學軍說,作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中國始終遵守國際貿易規則,沒有對鋼鐵出口實施補貼。相反,中國對部分鋼鐵產品加征了出口關稅,這是其他任何鋼鐵生產國都沒有的。
在談到中南兩國鋼鐵行業開展合作的前景時,田學軍說,當前,非洲正加速推進工業化和一體化,對鋼鐵的需求越來越大。同時,中非合作論壇約堡峰會為中國對非洲產業合作和基礎設施建設注入了新動力,也將不斷創造和釋放非洲鋼鐵市場的潛能。南非鋼鐵行業有良好的基礎,中國鋼鐵企業在技術、資金等方面擁有雄厚實力,中南完全可以實現強強聯合,共同開拓廣闊的非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