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機型選擇?
在風電場建設過程中,風力發電機組的選擇受到自然環境、交通運輸、吊裝等條件的制約。同時,風力發電機組的選擇決定了建場投資和發電量,風機選型就是要在這兩者之間選擇一個最佳配合。在技術先進、運行可靠的前提下,根據風場的風能資源狀況,選擇經濟上切實可行的風力發電機組,計算風場的年發電量,選擇綜合指標最佳的風力發電機組。
風力發電機組選型的好壞不僅影響風力發電場投資的多少,還影響投產后的發電量和運行成本,最終影響上網電價。因此,在風力發電項目固定資產投資中,風力發電機組的選型具有重要意義。
機型選擇的基本原則及主要要求
(一)基本原則
首先,性能價格比最優,即以最低的價格購買到性能、質量最好的風力發電機組產品。
其次,以發電成本最小為指標,充分考慮發電機投入和產出的效益。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如果各風力發電機組的發電量相差不大,則風力發電機組選型時就要考慮能否用最小的發電成本轉化成最大的容量系數。
(二)要求
1、質量認證。風電機組制造必須具備ISO9001質量保障體系認證,這是保證風電場機組正常運行及維護最根本的保障體系。
2、機組功率曲線。功率曲線是反映風力發電機組發電輸出性能好壞的最主要曲線之一。
3、制造商業績。業績是評判一個風電制造企業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
4、特殊環境要求。臺風、低溫、雷暴、沙塵等特殊環境都會對風力發電機組造成影響,因此在這些特殊的環境下,對風力發電機組提出各種不同要求。
影響風力發電機組選型的主要因素
首先是與風能資源有關的因素。主要包含額定風速、極限風速、切出風速等幾個重要指標。不同風力發電機組的出力差別主要集中在額定風速以下的區間,因此對額定風速的確定直接關系到風力發電機組的出力指標,額定風速與風力發電場的年平均風速越接近,則風力發電機組的滿載發電率越高。
另外就是極限風速。它主要關系到風力發電機組的安全性。若風力發電場的極限風速超過風力發電機組的極限風速,則風力發電機組可能被破壞。但是如果盲目追求安全性,不恰當地選擇極限風速過高的風力發電機組產品,則會毫無意義地增加投資。因為由額定風速到切出風速之間風力發電機組處于滿功率發電狀態,選擇切出風速高的產品有利于多發電。但切出風速高的產品在額定風速到切出風速的控制增加需要增加投入,投資者必須根據風力發電場的風能資源特點綜合考慮利弊得失。
其次是與風力發電機組類型及容量有關的因素。風力發電機組的主要類型可分為定槳距與變槳距、被動失速與主動失速、恒速恒頻與變速恒頻等。另外,隨著風電機組單機容量的增加或減少,單位千瓦的造價都會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單機容量大的機組的風輪直徑、塔架高度、設備重量都會增加,導致機組成本增加。
再次要考慮風力發電機組的低電壓穿越能力。低電壓穿越是指,當電網因為各種原因出現瞬時的、一定幅度的電壓降落時,風力發電機組能夠不停機繼續維持正常工作的能力。低電壓穿越能力差的風力發電機組當電網電壓降落時會保護性停機并自動切出電網,一臺風力發電機組切出電網將導致電網電壓的進一步降落,致使整個風力發電機組全部停機,最終導致電網崩潰。因此,風力發電機組的低電壓穿越能力是衡量風力發電機組并網性能的重要指標,直接影響了風力發電機組的選型。
最后是經濟因素。主要包括上網電價、固定資產投資和設備的利用率,以及風力發電機組運輸、吊裝與維護的影響等。
風力發電機組的選型
風力發電機組的選型分為單機容量選擇和機型選擇。
1、單機容量選擇
根據目前國內外風機市場的現狀以及國內已建風電場的裝機情況,按照單機容量的大小通常可以將風機分為4個級別。
①600kW 級機組
單機容量為600kW或750kW,適合安裝在地形復雜的風電場。國外這類機組已開始退出風機市場,國內生產這個級別風機的廠家有新疆金風和浙江運達等。
②850kW級機組。單機容量在850kW~1000kW之間,這類機組技術成熟,并有良好的運行業績,適合場地條件較差和運輸困難的風電場,在市場上仍有一定的空間和潛力。這個級別的風電機組在國內安裝數量較多。
③MW級機組。單機容量在1MW~3MW之間,這類機組在技術上比較成熟,目前我國1.5~2MW級的機組已經成為主流成熟機型,3MW級機組實現了批量生產,業績增長迅速,金風等廠家在加緊推出5MW、6MW機型的步伐,華銳、明陽、國電聯合動力6MW機型已經安裝樣機,華銳、湘電、海裝并已安裝5MW樣機,將逐步積累實際經驗,步入批量化生產階段。
④多MW 級機組。這類風機的部件屬超長、超重件,運輸和吊裝難度很大, 目前在歐美等發達國家有一定數量的安裝,主要安裝在海上風電場,尚未大規模投入商業運行。
2、機型的選擇
在風電技術領域,風機類型主要是依據其調節技術的不同而區分的。目前的風機市場,主要有定槳距和變槳距兩種。變槳距的調節技術主要有:滑差、變槳、變速、變頻以及雙饋等。定槳距風機構造簡單,調節方式簡便,結構結實、牢固,中小型機組采用較多, 適合安裝在風況相對復雜的風電場。
變槳距較定槳距風機結構輕,構造復雜,可根據風速的變化調節以獲得較多電量。MW 級機組大多采用變槳、變速、雙饋等技術。每種調節技術都代表著不同的風機類型,并有各自的特點,適合不同的風電場條件,沒有純粹的優劣之分。
目前,風力發電機組朝著大型化、高效率的方向快速發展。并網型風電機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基本上淘汰了一些不實用、技術有缺陷或者不具備商業價值的機型,形成了現在最常見的水平軸、3葉片、上風向、管式塔的統一模式。
風力發電機組選型的技術性、實用性和經濟性
1、風力發電機組選型的技術性
風力發電機組選型的技術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風資源評估;風功率計算;上網電量估算;機組可靠性。
①風資源評估
風場建設,首先要對所選的風場進行風資源評估。目前國內外針對風資源的測試與評估已經開發出許多測試設備和評估軟件。在風電場選址,特別是微觀選址方面已經開發了商業化軟件,如丹麥RIS 國家研究實驗室開發的用于風電場微觀選址的資源分析工具軟件WASP;法國美迪公司開發的meteodyn WT等。國內也有類似的軟件,如電場設計及優化軟件WINDFARMER,使得風資源在評估時有了一定的保障,為下一步單機容量的選擇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②風功率計算
根據風資源評估的結論,確定該風場年平均風速和年風功率密度,進一步確定該風電場盛行風向是否穩定,湍流強度是否較小,以及場區實測空氣密度和風切變指數、風功率密度等。根據《風電廠風能資源評估方法》(GB/T18710-2002),定性該風場屬于哪一類風場,從而在風力發電機組選型上選用適合該風場的高效能風機。
③上網電量的估算
根據適合該風場的幾類機型,還要進行年理論發電量的計算。也就是根據該風場在標準狀態下的功率和推力系數曲線、風電機組的布置和風電場的地形圖,采用程序計算得到標準狀態下的理論發電量。然后考慮空氣密度的修正、尾流修正、控制和湍流折減、葉片污染折減、功率曲線折減、廠用電、線損等能量損耗和氣候影響停機等因素,估算出本風電場工程年上網電量。
④機組的可靠性
機組的可靠性是指考慮不同機型的結構及構成而提出的機組穩定運行的可靠程度。另外,可靠性還與機組設備所選用零部件的質量、生產質量和安裝質量有關。
2、風力發電機組選型的實用性
風力發電機組選型的實用性主要是指根據風場的特點,考慮機組選擇還要受風電場自然條件、交通運輸、吊裝等條件的制約。同時,也要考慮風電場的總體規劃和規模,再結合選型的技術性,從而決定選用實用類型的機組。
3、風力發電機組選型的經濟性
風力發電機組選型的經濟性,主要指評價該風場投資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對于一個風電項目,主要風險變量有固定資產投資、年上網電量和上網電價等。在電網電價暫不確定的情況下,由于風電機組設備價格有較大波動,風電項目投資回報問題已成為影響風電項目投資的主要因素。所以說,在電網價格給定的情況下,對于一個風場的建設和投資,需要考慮因素有單位千瓦的造價、年上網發電量和資金內部收益率。通過對風場建設的多種方案的計算、比較和分析,得出能反映每種方案的經濟指標。